其他
樊丽沙《出土文献所见汉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及影响》出版
樊丽沙,现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专职教师,毕业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历史文献学专业,历史学博士,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、中外关系史学会会员、宋史学会会员。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,先后主讲“中国文化概论”、“旅游学概论”、“民族传统体育概论”、“体育科研方法”等专业课程,2019年获批本院“青年骨干教师”项目。科研方面先后在《世界宗教研究》、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、《敦煌学辑刊》、《敦煌研究》、《西夏研究》、《青海民族学院学报》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,译文4篇,出版编著1部。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,厅局级项目3项,校级项目2项,多次参加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、中国体育科学学会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会等举办的一级学术研讨会。
内容简介:
汉传佛教对西夏佛教的发展和兴盛影响深远。西夏先后六次从宋朝求得《大藏经》并译成番文本。形成于隋唐时期的禅宗、净土宗、华严宗、天台宗等佛教宗派在西夏境内并存,这些宗派为印度佛教所无,是佛教完成中国化进程的重要标志。此外,形成于中原的观音信仰、弥勒信仰、地藏信仰及儒家孝悌思想也十分流行。西夏佛教文化中融合了较多汉文化因素,佛教信徒娴熟驾驭汉语文,中原佛教典籍常用术语也被广泛吸收。传统史料和考古资料表明,早期西夏佛教如同回鹊佛教样,也是汉传佛教在西夏地区的翻版,是汉文化影响西夏民族文化的范例。尽管中原王朝与西夏政权间长期存在敌对关系,但战争并没有割断各民族间的文化联系。
第一节 观音信仰第二节 弥勒信仰第三节 西夏其他民间信仰第五章 西夏佛教中的汉文化因素第一节 汉语文在西夏佛教徒中的行用第二节 汉语佛教术语对西夏的影响第三节 西夏佛教艺术中的汉文化因素结语参考文献后记
(感谢中国社科出版社提供讯息,转载注明出处)
吴桂兵《中古丧葬礼俗中佛教因素演进的考古学研究》出版李瑞哲《龟兹石窟佛教艺术研究》出版朱浒《东汉佛教入华的图像学研究》出版苏小华《南北朝佞佛与废教事初探》出版孙昌武《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与佛教》出版张玉皎《藏传佛教女性观研究》出版何志国《西南丝绸之路早期佛像研究》出版
介永强《隋唐佛教文化史论》出版
陈志远《六朝佛教史研究论集》出版
(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可进入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购买)